有,中国的天才军事人物,林彪即是。
林彪的6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 “三三制” “三猛战术”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四快一慢” 、“四组一队”,均与阿米巴经营理念及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篇尾会附上林彪的六大战术原则)
此处想讲的,是林彪对数字的理解(稻盛和夫先生也偏爱数字)。
据说每次战役过后,林彪都要认真听秘书读战报,特别是对于缴获的武器要详细听,多少枪多少炮,显得如一个爱财的老财主一般,其同事并不全以为然。
直到有一次,秘书再读缴获情况时,读到缴获的短枪数量,林彪喊,“停!再读一遍,数量多少?”
秘书再报一遍,林彪听了,笑了,说,“好!我们打到敌人的指挥部了,这次缴获的短枪,数量,比上次多了很多!”
数字是有生命的,只是要看人,能否用心去理解。
会说话的,不止于文字,从不说谎的,或许只有数字。
提一个问题:
我们要哪些数字,数字的背后,究竟有何意义?
林彪为什么要听战报的数字?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短枪长枪的个数代表什么含义?
我们都在经营,我们都懂经营,但同样的招数,武林高手与初学者所注入的精力与施展出来的功力,都不一样。
这里,让我们通过本次课程,一起观摩一下大师的风范。
林彪六大战术
一点两面:
进攻时只攻一点,包围两面(敞开两面甚至三面)。
集中兵力于一点上,采取纵长(点)与分散(面)相配合。那么开始突击时只有两三个排进入战斗,(形成)逐次增兵逐次消耗的“添油战术”,“头尖尾巴长”,形成后劲最大的尖刀。
7/9—8/9的兵力放在点上,2/9—1/9的兵力放在面上;放在点上搞集中兵力的绝对化。
集中兵力打开一个口子,以保证打垮敌人。一点打垮了,其余的就会垮。
只搞自己与自己的点与面的兵力对比,只在两面部署兵力,反对四面包围。四面包围是平均主义,缺乏重点,是逼敌作困兽之斗。
“面”的配置:可以“一点一面”,也可以“一点两面”,乃至于“一点多面”,“三面”,“四面”。可以“有点无面”,可以“多点多面”,可以“点中有面,面中有点”。
中心是为了集中兵力,只讲自己点上 `面上兵力对比,把自己兵力集中在一点上。至于同战场上敌军兵力对比,则可以不占优势。
四快一慢:
(抓住敌人后的)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敌溃退后)追击要快。总攻开始时间要慢。
中心是一个“慢”字。
“慢”的时间用以侦察地形 `敌情,布署兵力 `火力,进行政治鼓动工作,休息。
不管情况与任务怎样,反正我要准备好了才打,没有准备好就不打。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
不要害怕由于准备而产生的新困难,一不怕(因为自己准备而)敌人工事加强,二不怕敌人增援,三不怕敌人跑了。
不能打急了,打急了就不能实现“慢”字。一开始进攻的时间不准快,只准慢。
不管上边怎么催,总是要准备好了再打,没准备好就不打。
攻击准备时间要超过战斗经过时间。如七天。
(“四快一慢”是攻打四平失利的经验总结。攻打四平时侦察敌情不仔细,未识破陈明仁借鉴了日本人的守城战术。另外,林彪认为发动总攻太匆忙了,使许多战士牺牲在坚城之中。)
三三制:
步兵班编为三~四个战斗小组,每组3—4人,老战士、新战士、解放战士结合配置。攻击时以小组为单位,呈三角形队形。这样进攻时队形疏散,减少伤亡。
三猛:
猛打 猛冲 猛追
猛打 猛冲:必须拼命打,只管拼命打,第一梯队打不下来就换第二梯队打,第二梯队打不下来就换第三梯队打;照原计划硬打下去。
猛追:(追击溃敌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拥上去,发扬冒险精神,不要怕情况不清楚,追就是了。以乱对乱,冒险扩张战果,死追、硬追、穷追。
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战术就是死打。打光就打光,完蛋就完蛋。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根据敌人三种不同情况(防御、退却、要退而不退),采取三种不同的攻击方法(不打莽撞仗,要打莽撞仗,半打莽撞仗)。
一种是敌人守:要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再攻击。
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如果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碰不下来。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打,拖住他,使他摆不脱,然后准备好了再大打。
再一种是敌人退:那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追就是了。
四组一队:
以连为单位,设“四组”——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合起来为“一队”——突击队。
是为了解决攻城战、巷战中的队形问题。同时说明不受四个组的限制,可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