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之殇:生于信任,毁于失衡发布时间:2018-11-16 09:52:20 作者:天翼人力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生于信任,毁于失衡。业务精湛、追求卓越,忠于职守、进退有度永远是职业经理人的核心竞争力。
从家族企业经营到职业经理制度,中国企业正在走着一条十分艰难的路。
过去20年间,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争利的案例,屡见不鲜。从最早的创维的“陆黄之争”,华帝功臣姚吉庆出局;到国美事件,陈晓败走麦城;后来是“宝万之争”,王石惨遭换血;最近是“印亭对峙”,贾跃亭被逼到生死边缘……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利益和控制权分配,从来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引入职业经理人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管理团队形成的关键是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这将决定公司治理的成败,也将决定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于信任,毁于失衡。业务精湛、追求卓越,忠于职守、进退有度永远是职业经理人的核心竞争力。
国美之争引发中国职业经理人信任危机
最近又有黄光裕将要出狱的消息,昔日王者归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他将如何重拾旧河山?
人们对于他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前首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身陷囹圄的他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股权和人事斗争,并将职业经理人这个名词钉在了中国企业发展史的耻辱架上。
国美的案例可以上MBA教材,它涵盖了股权、职业经理人、家族企业、职业道德、企业转型等大课题。
曾经,黄光裕收购由陈晓创办的永乐电器,有过合作蜜月期。“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 黄光裕口中称陈晓为“我的接班人”。
2008年11月底,黄光裕因多项指控被相关部门刑拘,“接班人”陈晓开始引入贝恩资本,稀释黄光裕股权,在国美电器上打上陈氏烙印。
为了对抗陈晓和贝恩资本,黄光裕夫妇利用手中掌控的表决权,在国美电器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在12项决议中连续投了5项否决票。
这是中国私营公司治理史上,家族控制人与职业经理人、创始人股东与财务投资者对决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在这场争斗中,不少当年跟随黄光裕一手创建国美的元老拜倒在股权的利诱下,选择“站队”掌权者陈晓,狱中的黄光裕奋起搏杀,发函要求撤销多位高管。
在国美特别股东大会撤销董事会增发股份的决议被通过,临危受命的黄光裕“嫡系”出面掌控局面,“趁火打劫”贝恩资本实质未偏向陈晓,而后“套现”离场等事件的推动下,结局以陈晓黯然离场划上句号。
黄光裕曾称,陈晓作为董事局主席,“存在个人野心,实施阴谋,挑战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
陈晓在这件事的做法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他挑战了职业经理人的职责权限,对于一家公司的改造,他所做的已经超越了管理者,他所做的决策已经首先将自己的权益放在第一位。
商业精英首先必须以诚信为本,才能将野蛮的充满掠夺式的商业模式转变为现代规范的商业经济模式。
做人Or做事,这不是个单选题
国美争夺战留给中国民营企业的,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如何正确对待职业经理人团队与创始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还有公司治理架构以及股东与董事局的制衡问题。
直到现在,家族控制人对决职业经理人的博弈依然屡见不鲜。
在百度奋斗了1年4个月后,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还是没有熬下去,今年5月,百度官方宣布他的离职消息。
陆奇加盟百度的前一年,百度连续遭遇贴吧和魏则西事件影响,内部员工士气低落,市值不断走低,陆奇离开时,百度股价已大幅回升。
不过,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陆奇还是没摆平百度内部派系关系,输给现实。在百度内部,一方面有创始人李彦宏,另一方面有李彦宏妻子马东敏及百度元老,陆奇很多想法无法得到实施。
陆奇的离开被外界称之为“互联网史上最贵离职”,陆奇离职后数天内,百度市值缩水14%,损失900亿人民币。
职场上做人重要还是做事重要?只会做事,不懂做人,吃暗亏,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太会做人,即使事做的没到百分百,也会容得下此人。
在做人、做事上达到两者平衡,对所有职业经理人而言,都是一项挑战。
52岁登顶珠峰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一群“野蛮人”的进攻下,倒在自己的城前。
万科是股份制公司,不是一人独大的独有企业,当王石口中的“野蛮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家里触摸道德圣杯,设计理想王国,弘扬个人崇拜。
在宝能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之后,王石居然能够说出“我不欢迎你”这样的话,完全违背了商业伦理。
甚至于采取“毒丸”计划,停牌半年多,被市场解读为万科利用定增收购,稀释宝能系持股份额,“耗死”宝能。
这让许许多多股民损失惨重,最后也毁了自己。
“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候。”2017年6月21日清早,王石一则朋友圈宣布了自己的结局。
在对面考验的时候,职业经理人的契约精神和道德底线不可失。
契约精神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
有人说,中国的创业者无疑是世界上最累的创业者,因为他们找不到可以信任的职业经理人,而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在慨叹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始人。
生于信任,毁于失衡,这是中国许许多多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他们拥有相似的职业轨迹:临危受命,并且力挽狂澜,帮助企业度过了最艰难的发展期。但是同时,在他们的心中,这个耗尽心血的事业已经与他们血脉相连,不容有一丝离经叛道,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们就要高度警戒,甚至于所谓的“拨乱反正”。
矛盾往往都是由这样的失衡引起的。逼宫,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死穴”。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文章最想表达的意思:契约精神,这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
资本市场遵循的是市场契约精神,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永远记住一条:“受人所托,忠人之事”。
做好自己的工作,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帮助老板把企业做大做强,才是职业经理人的理想和追求。
没有成熟的企业制度,就没有职业经理人真正生存的土壤;没有根植于心的契约精神,匮乏信托责任的文化土壤,令中国难以产生成功的、甚至仅仅是“值得信任”的职业经理人。
在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发展道路上,中国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还要相爱相杀很久很久。